1 飞行甲板防滑涂料标准概况 1.1 美国军用标准美国作为拥有航母最多的国家,飞行甲板防滑涂料体系已被世界上大多数拥有航母的国家所认可。近几十年来,随着航母吨位及航母布局的变化,舰载机的更替,起降方式的改变等一系列技术革新,美国飞行甲板防滑涂料MIL标准从MILD-23000A(1961)更新到MIL-P-246667C(2008),涉及涂料性能指标多达30余项。其中,耐冲击性、耐磨损性、防滑性等性能指标要求均有较大提升。在美军标MIL-P-246667C中,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舾装工艺、性能特点,将防滑涂料分为11类。每一类中又依据不同的功能区分为通用型(G),即常规耐磨甲板涂料体系和起降型(L),即用于航母着降区和滑行区的不磨损钢质缆绳的甲板涂料体系两类。起降型涂料除了被规定应具备常规涂料的防护特性外,还被要求具有长使用寿命、耐加速腐蚀性、防滑性、阻燃性等与使用环境紧密相连的典型性能。历经几十年的变更和修正,美国形成了一套日趋完善的飞行甲板防滑涂料的性能指标体系和测试方法。1.2 我国相关标准由于我国航母工程领域经验积累较少,缺少专门基于舰载机飞行甲板防滑涂料的系统性研究,缺乏有针对的性能鉴定指标。目前可借鉴的甲板涂料标准主要有HJB285—2003《舰船涂料性能规范》、GJB5066—2001《直升机甲板防滑漆规范》、GB/T9261—2008《甲板漆》、GB/T1771—2007《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GB/T5210—2006《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法拉开法》、GB9263—1988《防滑甲板漆防滑性的测定》、GB/T9276—1996《涂层自然气候暴露试验方法》等。上述标准主要对通用甲板涂料的摩擦系数、附着力等基本指标作了规定,并且多数为国家标准。相比于美军标准,专属性、严格性、实用性和系统性方面都存在不足。在飞行甲板防滑涂料领域,我国亟须制定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军用标准。 2 飞行甲板防滑涂料性能要求 2.1 防滑性要求舰载机在甲板停放、滑动和起降时,对甲板防滑性能,尤其是对横向的防滑性能有着严格要求。一旦防滑性不够,遇到较大风浪时,将大概率增加飞机侧滑的风险。因此,防滑性应贯穿于飞行甲板防滑涂料的使用寿命全周期。2.2 耐磨损性要求飞行甲板除作为舰载机起降平台外,还布置有多重航空保障装备,是舰载机航空保障作业的主要场所,承受着轮胎碾压、人员踩踏、阻拦索摩擦等各类磨损。因此,杏宇登录注册要求飞行甲板防滑涂料必须具备很高程度的耐磨损性,不易出现防滑颗粒和涂料脱落现象,使用寿命长。2.3 耐冲击性要求在飞机频繁起降过程中,给甲板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随着飞机吨位和起降速度的提升,冲击力度也相应提升。因此,飞行甲板防滑涂料必须具备可靠的耐冲击性,不应出现片状或大颗粒状涂料脱落的现象,以防止发生脱落涂料打伤飞机发动机的情况。2.4 高温阻燃性要求舰载机在起降过程中发动机喷出的高温燃气会冲刷飞行甲板,飞行甲板防滑涂料作为甲板的保护外衣将直接与燃气火焰进行接触。因此,要求防滑涂料必须具有高温阻燃特性,以防止发生火灾伤亡危害,同时还要避免涂料融化、变形、脱落等问题的发生。 3 飞行甲板防滑涂料性能鉴定指标 飞行甲板防滑涂料的性能对舰载机起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研究防滑涂料性能鉴定指标时,除了考虑与舰载机起降直接相关的指标外,还要考虑防滑涂料自身的特性。作为性能鉴定指标,所有指标都应基于实际使用环境而确定,同时指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能独立开来进行研究。3.1 防滑性指标飞行甲板防滑涂料的防滑性测试通常以摩擦系数作为评判标准。目前,国内只有关于直升机的甲板防滑漆规范,缺乏专门用于舰载机飞行甲板防滑涂料的标准规范,而且标准中只对涂料初始状态时的静摩擦系数做了规定。鉴于我国飞行甲板防滑涂料尚处于摸索阶段,在摩擦系数的制定上可结合自身技术水平并参考美军要求略有下调,但应保证两种测试状态下的测试和对动摩擦系数的考核。3.2 耐磨损性指标舰载机频繁起降会对飞行甲板防滑甲板涂料造成巨大的磨损,因此,需要对防滑涂料的耐磨损性进行严格考核。我国现有标准GJB5066—2001中对直升机甲板防滑漆的磨损性进行了规定,要求使用(500g)/(1000r)的橡胶砂轮打磨,磨损质量不大于15mg为合格。该要求相较于GB/T9261—2008中规定提高了近85%,是目前国内最高的标准要求。在美军标中,出于对阻拦索的保护考虑,采用专用的缆绳磨损仪进行测试,并分别对涂层的质量损失率和钢试棒直径进行测量,要求涂层质量损失率不大于10%,钢棒直径差异不大于0.025mm。美军标中的耐磨损性更贴近于实际使用需求,不仅考虑到对飞机的保护,还兼顾到对阻拦索的保护。我国在制定飞行甲板防滑涂料的耐磨损性指标时,也应考虑涂料对阻拦索造成的磨损,而非一味追求高耐磨损性。在试验时还应着重关注焊接部位涂料的磨损性。由于焊接处表面不平整,且易存在焊渣或锈迹,易导致该处涂料内部存在气泡,因此,需对类似部位做专门测试。3.3 磨损部位性能指标开展涂料测试时,除防滑性外的大部分指标均是基于涂料的初始状态测试所得。出于实际使用和对涂料技术改进的考虑,对涂料磨损部位开展性能测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磨损部位的性能测试主要考虑裸露表层粉化程度和耐腐蚀性。3.3.1 粉化程度通常树脂是飞行甲板防滑涂料的主要组成成分,这类有机材料在大气环境下均有降解的倾向,在强紫外线、高温高湿环境下,降解作用更为明显。在降解作用下,防滑涂料中的基料会被分解成易挥发的物质或水溶性的物质,进而致使表层涂料的基料减少,造成涂膜收缩且厚度下降,当表层基料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便开始出现粉化作用。遭受磨损的部位因失去表层防护,防滑涂料内层的降解和粉化加速。为了保障飞机起降安全,磨损处防滑涂料的粉化程度应作为一项性能鉴定指标。目前美军标和国军标均无关于磨损后涂料粉化程度的标准。GB/T9261—2008只是在耐候性中对未磨损漆提到了粉化要求,GB14826—93也仅仅是关于色漆粉化程度的评定方法。该项指标需要在科研试验阶段进行数据积累,并充分考虑影响舰载机安全起降的颗粒数量等级和体积边界,进而制定出量化的性能鉴定指标。3.3.2 耐腐蚀性飞行甲板防滑涂料施工时,通常会涂布多道漆层,以达到要求的性能和厚度。遭受磨损的部位,尤其是露出钢板的部位
杏宇官网空冷器作为一种大型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然而由于空冷器管束经常处于高温、高压、高腐蚀的工况状态下,因此对其耐腐蚀性能有较大的考验。一旦空冷器管束发生腐蚀,将直接影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对管束常见腐蚀类型进行分析,并实施可行的保护措施,对于提高产品使用寿命意义重大。 空冷器管束常见腐蚀种类1点腐蚀空冷器管束承压材料在含有溶解氧和危害性阴离子(主要为氯离子)的介质中,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大部分表面不发生腐蚀或腐蚀较轻,但在表面上个别点或微小区域内出现孔穴或麻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蚀孔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形成小孔状腐蚀坑,即为点蚀,杏宇登录注册由于点蚀严重时可使设备穿孔,因此又称为小孔腐蚀或孔蚀。在空冷换热器管束设计制造中,有两方面重要影响因素需要考虑:a. 热处理时效温度的影响:对于不锈钢管束来说,一般主承压件焊后不进行热处理,但是奥氏体不锈钢经固熔处理后具有最佳的耐点蚀性能。对于其它不锈钢材料来说,在某些温度下进行退火或回火等热处理会产生沉淀相,从而增加点蚀的倾向。b. 随着管束金属材料表面光洁度的提高,会使其耐点蚀性能增强,但是在冷加工使金属表面产生冷变形加工硬化时,会导致耐点蚀能力下降。因此对于非常用材料与使用工况,一般需要进行点腐蚀试验评定。点腐蚀试验一般可分为化学浸泡法、电化学测量法和现场试验法三类,耐点腐蚀性能评定的内容包括点蚀深度、点蚀密度、腐蚀速率、腐蚀面积等,并需要将腐蚀速率与蚀孔分布、形状、尺寸、密度、深度等结合起来。2间隙腐蚀间隙腐蚀是由于金属之间或金属与非金属形成微小的间隙(一般在0.025~0.1mm),换热介质滞留在间隙内,而且这种介质中存在具有危害性的阴离子时所产生的一众腐蚀形式,其腐蚀结果会导致材料强度降低、局部附加应力增大、材料承载力降低。在空冷式换热器中,通常在板材搭接处、法兰密封面连接处、垫片密封处、基管与衬管之间或锈层产生间隙腐蚀,其中基管与衬管之间最容易产生间隙腐蚀。因此在产品设计中往往将基管与衬管采用全程胀接以消除两者之间的间隙。对于空冷式换热器通常采用丝堵密封结构,通过金属垫片密封,在垫片两面分别与丝堵、管板进行接触,在微观上存在一定的间隙,而垫片与管板之间承受着换热介质腐蚀,由于压力、温度、振动等因素导致密封尖端存在间隙腐蚀,容易导致垫片密封失效。3冲刷腐蚀冲刷腐蚀包括冲蚀、磨耗腐蚀,是金属表面与流体介质之间由于高速相对运动引起的金属损伤。冲刷腐蚀的金属表面一般呈沟槽、凹谷、泪滴状,且表面光亮无腐蚀沉积物。与其它应力作用下的腐蚀相比,冲刷腐蚀影响因素较为复杂,除了材料本身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力学性能、表面粗糙度、耐腐蚀性能等,还与介质温度、pH值、溶氧量、固相颗粒度和硬度以及流体流过部件的形状、结构、流速和流态有很大的关系。在空冷式换热器中最容易产生冲刷腐蚀的部位就是基管与管板焊接处,由于基管与管板一般采用单层或双层焊接,焊脚高度在1.5~2mm,长时间冲刷会使得焊缝减薄,直至泄漏,因此合理设计换热器结构类型可有效降低冲刷腐蚀速率,通常采用回流管箱形式改变流体流向轨迹,杏宇平台注册或在基管中加入阻流带,阻流带可作为一种缓冲部件降低介质流速,改变介质流程。4晶间腐蚀晶间腐蚀是金属材料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中沿晶界发生的一种局部选择性腐蚀。晶界是不同晶粒之间的交界。由于晶粒有着不同的位向,故交界处原子的排列必须从一种位向逐步过渡到另一种位向。因此,晶界实际上是种“面型”不完整的结构缺陷。产生晶间腐蚀的条件包括:a. 金属或合金中含有杂质,或者有第二相沿晶界析出。b. 晶界与晶粒内化学成分的差异,在适宜的介质中形成腐蚀电池,晶界为阳极,晶粒为阴极,晶界产生选择性溶解。c. 有特定的腐蚀介质存在。在某些合金-介质体系中,往往产生严重的晶间腐蚀。例如奥氏体不锈钢在弱氧化性介质或强氧化性介质的特定腐蚀介质中,可能产生严重的晶间腐蚀。目前标准规定的晶间腐蚀试验方法及其评定方法基本有5种:草酸电解浸蚀法、沸腾65%硝酸法、沸腾硫酸-硫酸铁法、沸腾硫酸-硫酸铜法和硝酸-氢氟酸法。5应力腐蚀材料在应力和腐蚀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引起的破坏称为应力腐蚀。作为一种脆性失效模式,应力腐蚀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材料在应力因素单独作用下的破坏属于机械断裂或机械疲劳断裂;材料在腐蚀状态下受到介质单独腐蚀属于环境腐蚀,在应力因素与腐蚀环境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腐蚀破坏导致断裂、开裂,属于应力腐蚀开裂。空冷器往往因为腐蚀开裂导致泄漏,其中最常见的腐蚀开裂为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C)。SSCC是指管束承压材料在硫化物介质中受拉伸应力作用发生的脆性断裂现象。引起应力腐蚀开裂通常具备三个条件:a. 金属在该介质环境中具有应力腐蚀开裂的倾向;b. 由承压材料组成的结构接触或处于选择性的腐蚀介质中;c. 有高于一定水平的拉应力。腐蚀率测试腐蚀率是评定金属耐腐蚀性能的重要指标。金属在遭受腐蚀过程中,其重量、组织结构、外形尺寸、表面状态、力学性能等均会发生一定变化,宏观与微观的变化率可用来体现金属腐蚀的程度,因而会有不同的腐蚀率测试方法,对于空冷器管束常用的方法有电阻法、失重法和线性极化法等。1电阻法电阻法是根据金属试样由于腐蚀作用使横截面积减少,从而导致电阻增大的原理,利用此方法可以在空冷器管束运行过程中对设备的腐蚀状况进行连续监测,能够准确反映设备运行各阶段的腐蚀速率及其变化,且能适用于各种不同介质。电阻法快速,灵敏,方便,可以监控腐蚀速度较大的工况。2线性极化法线性极化法是一种非常适用于监测的方法,其具有灵敏度高、对腐蚀情况变化响应快等特点,能获得瞬间腐蚀速率,可以及时反映管束工况条件的变化,然而此方法是基于稳态条件获得腐蚀速率的,因此适用于所测物体是均匀腐蚀或全面腐蚀,不适用于局部腐蚀。3失重法失重法是常用的腐蚀速率测定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通常采用挂片测试,挂片的材质与空冷器主体承压材料一致,挂片的形状、大小可根据试验情况和需要确定。试验前应对挂片进行表面处理,先经砂纸打磨去锈抛光,用丙酮等溶剂去油污脱脂,杏宇登录注册蒸馏水冲洗干净,并在50℃下干燥。把挂片浸入腐蚀溶液中,通过对挂片重量进行检测,从而测定其腐蚀速率。腐蚀防护措施1合理选用材料正确选用材料是控制腐蚀的关键环节之一,且应遵循以下原则:a. 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应满足设备的使用环境要求,根据介质的腐蚀类型、敏感性、腐蚀速率等特点,分析使用环境,合理选材;b. 材料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加工工艺性能应满足设备的设计与加工要求,如必要的强度、硬度、冲击韧度、疲劳性能、耐热性能以及可焊性等。对于空冷器管束,在含氢、硫介质工况下,通常选用镍基合金和双相不锈钢材料,其中双相不锈钢是一种新型材料,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高强度且易于制造加工,集诸多优异性能于一身,它的物理性能介于奥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不锈钢之间,更接近于铁素体不锈钢和碳钢。2合理设计结构产品设计必须从防腐的角度出发,根据材料和所处环境,严格计算和确定使用应力,进行合理的防腐结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外形力求简单;b. 防止积水和积尘;c. 尽量避免
杏宇官网针对灰铁发动机气缸体、缸盖的水套和油路清理。喷丸机是为专门针对现有的抛丸设备对复杂内腔的缸盖铸件的内腔不能抛到,这些铸件的清洁度难以达到质量要求,影响铸件毛坯内在质量,特别是内腔内的粘砂更无法用现有的抛丸设备清理干净,因此必用专门的铸件内腔喷丸设备进行局部处理,才能达到清理干净铸件内腔的粘砂和石墨等涂料对铸件毛坯的影响,确保毛坯的清理质量,消除因毛坯重复多次反抛而积压(消除颈瓶),保证在制品顺利流转到下道工序,杏宇登录注册满足下道工序拉动需求而开发设计。同时还适用于多品种、规格,中、大批量的结构件或相同尺寸范围内的锻件、黑色铸件、有色铸件及板类零件的清理及强化,除去其工作表面的锈蚀和氧化皮、铸件的清砂、焊接件的清渣等,同时除去工件表面的缺陷,工件表面经高速弹丸的冲击会产生表面硬化,消除残余应力,提高工件表面的物理与机械性能。适用产品:发动机缸体、缸盖、水套、油道的内部清理:工艺流程:上件→进入喷丸仓→自动喷丸→退出喷丸仓 →产品旋转倒丸→吹净装置→喷丸加工完成工作原理:喷丸机是根据现有工件喷丸加工而专门设计制作的通过式连续加压型喷丸清理设备。设备为密闭内循环舱式喷丸机,配置专业的连续加压喷丸机,可实现快速强力喷丸,丸料采用最稳定的螺旋提升机回收,都能保证丸料的顺畅循环,同时最大限度节省磨料的消耗。本设备原理是:磨料通过加压罐混合压缩空气形成高压,再从喷丸管进入喷枪,然后随压缩空气由喷嘴高速喷出,实现对工件表面的喷射打磨处理。喷出后的磨料,落回集砂斗经过回砂螺旋进入斗式提升机,提升机出料口设风选分离器分离后送入振动筛分机里,实现砂料的循环使用,喷丸时产生的灰尘被除尘管抽出,粉尘由除尘系统收集。设备性能特点:1、设备喷丸采用加压式喷丸,大大提高喷丸效率。2、设备配制有转动倒丸机构,喷丸完成后可将工件内孔的丸料倒落。3、设备机舱内装有防能灯,便于工人观察喷丸工作情况。4、操作简单,故障少;密闭式空间,噪音低,粉尘无外泄。5、操作简单,效率较高,可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更换不同粒度的丸料,丸料自动循环使用,节约成本。6、喷枪可调各种喷射角度、喷丸距离,以达到良好的加工效果。7、设备配置有振动筛机构及风选流幕式分离器,能将磨料和灰尘有效分离能将逃逸的丸粒回收,保证磨料的均匀纯净,保证清理效果均匀一致。8、设备配有提升机构,能够保证贮料槽内有充足的丸料,磨料自动循环顺畅。9、可通过电控系统设定调节清理时间,完成不同零件的清理工作,适应性强。10、采用先进的提升、分离和螺旋新技术,部件性能高,整体结构紧凑、安装、拆卸方便,能够有效地清除灰尘,分离不需要的小颗粒钢砂,储存有用的合乎要求的磨料。11、清理室内腔喷丸区域挂有聚氨酯胶板作防护,且拆装、更换方便。12、清理室内腔喷丸区域辊轴外表面覆聚氨酯胶,大大提高其使用寿命。13、考虑到喷丸室工作条件恶劣,钢砂飞溢,在清理室的两端各增加一定长度的辅助隔离室,可以有效的控制钢砂的外溢,进出口均设计气动门。14、工件进口处设置检测装置,实现有工件喷丸,无工件自动停喷。15、除尘系统环保无污染,排放标准超过国标标准。杏宇平台注册16、设备采用触摸屏作为操控面板,进行集中控制,设有“手动”和“自动”工作状态切换功能。电柜面板上设有声光报警装置。遇有故障自动报警并显示故障部位。17、为方便调试及维修,本机可进行手动操作,控制中设置了一系列互锁功能,必须按固有顺序才能完全启动设备,以此保护设备正常运转,不会因误操作而引起丸料堵塞。18、自动状态采用PLC控制,全线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过程协调准确,提高了生产效率。19、主要电气元件均采用国内外知名产品,质量好,使用寿命长,自锁、互锁性能可靠、稳定。1、主机壳体采用优质碳钢板焊接而成,内外表面喷漆处理,机舱内挂有聚氨酯耐磨胶皮防护。操作人员可以随时观察到清理室内的清理效果。清理室内配备照明系统。2、工件导正机构本套机构由导向架体、滚轮、液压缸、直线导杆、带座轴承、连轴器及型钢等组成。导向架体可自动夹紧,使工件定位导正,以适合不同规格工件。3、过渡舱采用优质低碳钢板焊接而成,内外表面喷漆处理,可有效阻止弹丸飞出及粉尘溢出,进出口分别设置气动门。 喷丸主机设备选用双舱连续加压式喷丸机作为喷丸系统的核心单元,5、辊道输送线体:设备配备的工件传动系统为有动辊道输送线体和无动工件输送线组合,可以带动工件进出机舱,便于喷丸加工。本机上件端设两段独立驱动的辊道输送线,喷丸舱内部采用无动力工件输送线,下件端设置独立驱动的辊道输送线。喷丸舱内部采用无动力工件输送线,设两条轨道,在轨道上安装滚轮,工件置于两条轨道上滚轮的之间,轨道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在机舱顶部设有工件推动机构,每次可将工件向前推进一个工位,共设6个工件推动支点,同时推动6个工件行走,工件推动机构采用液压缸推动,此液压缸与工件导正机构共用液压站。6、喷枪机构:可根据发动机缸体缸盖不同孔径数量,设置不同数量的喷枪数量。喷枪移动可实现三轴移动,即X轴Y轴Z轴均可移动方式。其中X轴移动为喷丸加工使用,Y轴Z轴移动为更换不同的工件时自动调整喷枪使用。7、螺旋输送系统:设备机舱下部配置有多组横向螺旋输送机和1组纵向螺旋输送机,可将工件被喷丸加工后落于机舱回砂斗底部的丸料自动回收到提升机上,杏宇平台注册然后通过风选分离器的除尘后,磨料进入振动筛分机进行筛分,筛分后有用的丸料进入储料箱,在喷丸机内的磨料喷完时,磨料控制阀会定时给喷丸机内加丸料,使丸粒能及时循环使用,提高喷丸加工效率。螺旋输送器采用焊接结构,为保证寿命,螺旋叶片采用特种工艺的耐磨材料。8、斗式提升机斗式提升机的进料口与螺旋输送器相连,其出料口与风选分离器相连。丸料从抛丸器抛出后落入工作室底部,是经由螺旋输送进提升机,提升机再将丸料提升至风选分离器中,保持砂料自动循环使用。为绝对保证砂料的稳定回收循环,该设备特设置斗式提升机,用于钢丸自动回收。该结构电机驱动,不受其它因素影响砂料回收,可确保设备的稳定使用。避免传统风力回砂中存在的砂料堵塞回收不稳定。9.砂尘分离部分为了保证喷丸的质量和效率,须将回收回来的是丸料及粉尘的混合物进行有效的分离,同时将混杂在有效丸料中的大颗粒毛刺等分离出来。丸料与粉尘分离之后,丸料才能继续循环使用,砂尘分离器的主要功能就是要高效高精度的将丸料与尘及杂物分开。而分离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喷丸机的喷丸性能及除尘器的过滤性能。本砂尘分离装采用风选流幕式分离与振动筛分机械相结合,它能有效地将回收系统中的丸尘及大颗粒杂物分离,分离后的完整丸料回到喷丸机主机继续循环使用,粉尘及碎丸则被送到滤筒式除尘器中,经过滤后储存在储尘筒中等待定期清理。10.振动筛分机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置于风选分离器出料口下部,能有效实现砂料的自动筛分;该振动筛分机是我公司在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基础上,设计出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特殊性、高粘度、细粒物料筛分。设备主要用于筛分细粉、微粉、及干、湿物料等。共配置2层筛网,3个出料口,从上到下分别为粗中细出口。11.储料箱部分
全部加载完成